界首村干部带病坚持工作,在被迫检查身体的第8天离世
他走了,一下雨就被他背回自家照顾的老人,还没走进门就泪如雨下;他走了,村民们联名写下千余字请愿书;他走了,桌上还放着一份份扶贫资料,还有两桶未来得及吃的泡面……
他叫柳西周,
原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
柳大营三队村干部。
18日,在家人的逼迫下
请假查身体的第8天,
他猝然离世。
柳西周(右一)帮村民建房
才到医院,接个电话就不检查了
打着吊水,拔掉针头就回去开会
柳西周出生于1967年,1986年3月入党,1986年到2004年任代桥镇土桥村村委会委员,2004年后任茶棚村党总支委员。
三间小平房,屋内墙壁残破不堪,这是柳西周的家;一台旧风扇,一台已有十多年历史的“古董”电视机,还有一台早已褪色的洗衣机,便是他的全部家当;唯一值钱的应该是院里停放的那辆平常上班、下乡骑了10多年的摩托车……
家里条件不好,妻子刘凤英有时也会抱怨,劝他外出挣钱。这时,柳西周总会一脸不高兴:“村子里的情况,没人比我更清楚。”
柳西周又安慰妻子:“我干到60岁就退休,到时再陪你出去走走。”但这一天,妻子没能等到。
一个多月前,柳西周突然感到食管疼痛,准备检查一下,才到医院,村里几个电话一打,他身体不查了,就“打道回府”。
4月初,病情加重,柳西周去吊水,临时要开会,他拔掉针头就赶回去。
听闻此事,镇村干部和村民劝他注意身体,但他总是回一句口头禅:“没事。”但这一次,是真的有事——4月10日,柳西周在家人的逼迫下到省立医院检查,被查出食道癌晚期。
从医院回来还不到三天,柳西周溘然长逝。送他时,刘凤英一遍遍地“埋怨”他:“你说话不算话,你不是说60岁以后陪我出去走走吗……”
柳西周的家。
一下雨,就把五保户老太背回自家
为清淤,拿儿子的生活费垫补偿款
从医院回来后,柳西周时而清醒时而昏迷。清醒时,他不忘询问贫困户柳西安的最近情况,还嘱托其他村干部照料他家,又询问街上的道路施工进度……昏迷中,刘凤英还曾断断续续地听到他念叨着工作。
柳西安是他包保的贫困户,一家四口人,两个儿子均为重度肢体残疾。几乎每天,柳西周都会到柳西安家转一下,帮他申请贫困户大病报补;为他的两个残疾儿子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助、残疾人护理补贴;为他家申请了危房改造,建起了平房……
得知柳西周病故,柳西安默默流着眼泪:“他是人民的好干部,也是我家的恩人。”
村里的“五老婆”听闻柳西周生病的消息后,多次探望。送行时,未进家门,她已经泪如雨下。
“五老婆”叫于秀真,今年77岁,是村里的五保户。她的丈夫去世多年,家里两间平房晴天进风、雨天漏雨。但她非常“犟”,柳西周为了动员她危房改造,先后去她家劝说40多次。但老人倔强地认为:“房子扒了,老伴回来找不到家。”
每逢下雨天,老太太的屋里不能住,柳西周都会把她背回自家,管吃管住。每年的庄稼,柳西周帮她种、帮她收,收回来的粮食又帮她卖……
柳西周办公室里也放着一张床。
“他工作很认真、很负责,在群众中很有威信!”代桥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马小雯提到柳西周的事迹,能说出一大串:去年,村里进行沟塘清淤,但附近地里已经种上了庄稼,补偿款不到位部分村民不愿配合,他偷偷拿出妻子让他寄给儿子的2000元生活费垫上;今年年初,连下两场暴雪,他走访贫困户路上摔伤了胳膊,可没休息3天又投入到工作中……
村民联名写请愿书:请给他一个荣誉
“本可以歇一歇的,但老柳总是在考虑村里的事,唯独不想自己享享清福。”与他同甘共苦多年的茶棚村文书于广印说,老柳近几年身体不好,劝他住院总不肯去,“假如他能提前体检一下,也不至于会是这样的结果。”
柳西周去世后,茶棚村群众联名向代桥镇党委政府写了一份千余字请愿书:“柳西周,他为大家谋幸福,却把自己放在最后。我们农民不要求什么,只求镇政府各位领导给予柳西周同志一个荣誉证书……”
再次来到村委会,村干部打开老柳办公室的门。简朴的办公室里,办公桌、凳子、床铺还是老样子,而腰板笔挺、身材高大、说话温和的老柳却不在了。
办公桌上,留下的是一份份扶贫资料,还有两桶未来得及吃的泡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