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看界首|界首正在做的这两件事被媒体关注~-阜阳贴吧
教育扶贫是解决因学致贫、因学返贫的重要政策措施。日前,界首市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出台,明确在各学段建档立卡学生资助金额发放后,出现漏报、错报、重报现象的学校,校(园)长将被免职,以此推动精准资助、精准脱贫。
界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,出台教育系统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,意在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,压实工作责任,确保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。问责方式主要包括通报、约谈、停职检查、调整职务、免职、扣减绩效工资等,情节严重、影响恶劣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,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。
问责办法明确,组织领导不力,在国家、省、阜阳巡查、督查、暗访和考核以及第三方评估过程中,发现造假行为或存在突出问题,并造成恶劣影响及后果的;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因同一问题被市督查考核组问责两次以上的;所在学校脱贫攻坚工作中被市督查考核组每期通报达5人(含)以上的……有上述情形之一的,对相关责任学校校(园)长一律先免职后处理。在各学段建档立卡学生资助金额发放后,出现漏报、错报、重报现象的学校,或者辖区内义务教育巩固率低于95%的学校,校(园)长将被免职。
“对其他应当予以问责的,视情给予相应处理。诫勉的人员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。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干部,一年内不安排职务,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。”界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,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问责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核,受到问责的单位和个人,取消本年度评优、评先资格。
(徐风光 赵亮)
“农民讲习所里活动挺多,既能学习农业技术,还能了解国家的政策,这会儿又成了公平公正的审议场所。”6月11日,界首市大黄镇史炉村新时代讲习所内,正在召开史炉村张奎自然村贫困户、低保户评审会,作为群众代表之一,张永玉对这种形式的评选颇为满意。
张永玉告诉记者,他作为张奎村群众选出的代表,前来评议贫困户、低保户的候选人,后期再经过村干部复审、乡镇街道核实等程序,最终评选出需要帮扶的贫困户、低保户,做到公开透明,群众满意,为精准扶贫助力。
除了公开评审会外,对村民来说,新时代讲习所还是他们学习的最佳场所。“俺们平时一周来一次,每次都有新收获。”张永玉告诉记者,上周农忙刚结束,闲下来的乡亲在这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、农技知识等,不仅听得懂,而且用得到。
如今,大黄镇的新时代讲习所不仅打通了末梢宣讲最后一公里,而且成为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有效形式。新时代讲习所织起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新纽带,通过讲思想、讲政策、讲技术、讲道德,广大群众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,了解掌握支持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。同时,这里还成为解决群众内部矛盾、处理纠纷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摒弃封建糟粕、浇灌乡村文明的新阵地。
“如今的新时代讲习所,最初来源于我们的‘党小组之家’。”界首市大黄镇党委书记张阳告诉记者,早在2016年,大黄镇就创立了“党小组之家”,很快,70个“党小组之家”在全镇遍地开花。
2017年9月,为打通理论武装工作的神经末梢,大黄镇探索性开设了“十九大精神讲习所”,后来更名为“新时代农民讲习所”,并在全镇169个自然村全面铺开。在2017年12月召开的界首市委全委会上,界首将“新时代农民讲习所”这一做法写进了工作报告,并在全市推行,得到广泛认同和有效落实。
从“党小组之家”到“新时代农民讲习所”,再到“新时代讲习所”,这一新平台把参与群体从农民延展到所有群体,把讲习形式从屋内延伸到田间地头、工厂车间,扩大了受众范围。
“截至目前,我市已成立了21个新时代传习中心、219个新时代讲习所。”界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聂剑杰表示,“新时代讲习所”讲的是大实话,办的是实在事,走的是群众路,交的是真诚心。下一步,界首市还将不断创新形式,结合群众需要,让老百姓在讲习所内听得懂、能领会、真欢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