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与欧阳修
宋.欧阳修 《戏书示黎教授》:古郡谁云亳陋邦,我来仍值岁丰穰。乌衔枣实园林熟,蜂采桧花村落香。
世治人方安垅亩,兴阑吾欲反耕桑。若无颍水肥鱼蟹,终老仙乡作醉乡。
这是欧阳修于治平四年(1067)写的一首诗。此时他已离开阜阳,身在远离阜阳100多公里之外的亳州,但欧阳修的思颍之情一直萦绕心头。一句“若无颍水肥鱼蟹,终老仙乡作醉乡。”把欧阳修挥之不去的思颍之情跃然纸上。
借物寄相思,这是中国古人在诗词中喜欢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。欧阳修在诗中的颍水鱼蟹之物,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借物,其实不然。从地理上来看,阜阳地处淮河以北,境内河汊纵横,大小湖泊众多,土质松软肥沃,盛产鱼蟹、大麦、蚕茧,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。欧阳修如此喜欢当数自然了。
螃蟹以其味美而著称,,深得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,,大诗人欧阳修自然也不例外。阜阳物产丰富,而让欧阳修念念不忘的阜阳螃蟹,绝非江苏一带的毛蟹。阜阳的螃蟹个头不算太大,壳体为青色,但味道鲜美,这一切来源于阜阳的生态环境。阜阳河流湖泊碧波荡漾,水质清淳如镜,水浅底硬,水草丰茂,延伸宽阔,气候适宜,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域。所以,阜阳的螃蟹的肉质与与味道特别的鲜美。
至于螃蟹的吃法,阜阳人采用最多的就是或煮或蒸的烹饪法,叫作清水蟹。这两种方法也是最经典的。因为清蒸可以完全保留螃蟹天然的甜美滋味,主要突出螃蟹原形原味,色泽橙黄,蟹肉鲜美,营养丰富,色香味俱备素有“蟹肉上席百味淡”之誉。而冷煮蟹最大的秘诀就是冷水煮蟹:“冷煮”出来的螃蟹色泽鲜艳,尝之清甜爽口,水分充足可以完全保留清水蟹天然的甜美滋味,主要突出螃蟹的原味。
阜阳还有一种比较小的螃蟹,一般都是经过油炸,一个一个黄澄澄的。阜阳油炸小螃蟹大部分都是街上的卤菜摊子卖。小螃蟹洗净后,直接洗干净就放在油锅里炸,炸出来是金黄色很漂亮,螃蟹壳子已经被炸酥了,但肉还是嫩的,水份没有丧失,螃蟹里面的黄也还都在,非常地鲜。夏天的夜晚,买几只油炸小螃蟹,一边喝着小酒,一边吃着油炸螃蟹,螃蟹壳子发出脆响的声音,壳子里是鲜美的蟹肉和黄,好吃得不得了。
在中国古代文人眼中,美酒、螃蟹、菊花、月亮,仿佛四位一体,缺一不可。持螯赏菊,举杯邀月,更是古代文人的聚会中是一件雅事。而在大诗人欧阳修这首《戏书示黎教授》的诗文中,看似欧公是为了阜阳螃蟹味美留恋,不愿意留在亳州,其实在欧阳修的字里行间里,我们不难看出,更多的是一种难以忘怀的阜阳情结。因此,我们为欧阳修结缘阜阳而感到庆幸,阜阳人同时也为为欧阳修的阜阳情结而感到自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