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吃板面,太和人可就没输过
“有那么一个地方,它名不见经传,却有着很多的小吃特产。贡椿、粉鸡、还有油茶,最牛的还是太和板面。常年在外的人呐,回来要吃一碗,解一解那么多年思乡的情感……”在阜阳的西北方有个太和县,这里不仅好玩还好吃!
玩有太和嘉年华游乐园
沙颍河汽车露营地
吃有各类特色小吃
当然
最出名的当数“太和板面”
有人说太和板面是安徽北部面食的一面旗帜,其实,太和板面是安徽面食代表之一。数以万计的太和板面师傅走出家门,在五湖四海开起自己的板面馆,让老乡和外地人在异乡也能吃到心爱的面食。
据有关史料记载: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。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。桃园兄弟刘备、关羽、张飞驻守颍州(今安徽阜阳),张飞吃面总嫌太软、不筋斗、清淡无味,厨师多次琢磨,面经过上百次的试和成功了。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,厨师灵机一动,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(当然也包括辣椒)和羊肉一起为张飞做面,张飞吃后顿感可口。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颍(阜阳)、宛(南阳)、襄(襄樊)广为流行。
太和这个不太大的县城,每个街道角落都能见到羊肉板面馆字样的面馆,深深的融入寻常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之中,实惠的价格,无语伦比的美味,让羊肉板面经久不衰。
随着时间的变迁,如今的太和板面遍布全国各地,出门在外经营板面馆的太和本地老乡,都打着太和板面的旗号经营面馆,外地面馆师傅更多的是挂着安徽板面的旗号。
吃板面是没什么讲究的,白白的宽宽的面(很劲道的)有绿的菠菜叶盖着,红的羊肉臊子汁液浇在上面,盛板面用的是姜黄色的搪瓷大号碗,就这大碗也透着太和人的豪爽!
一大碗端上来,迅速的用筷子在面里搅拌几下,有人有耐心的会慢慢的搅,让胃再吊吊,吃的时候可都是虎狼模样了,有人中途用双手捧起来大碗喝板面汤,有人习惯先吃完碗里的面,菜叶也拣吃干净喽,再捧起碗将汤一饮而尽,餐巾纸是必不可少的,哪怕是最寒冷的冬天里,满头大汗不及时擦喽汗儿会坠入碗中的。
来源:吃喝玩乐在太和